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日记体文学的剧场化叙事策略评陆帕导演话剧《狂人日记》
文献摘要:
小说《狂人日记》最早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鲁迅创作的这篇短篇小说采用了独特的日记体文体形式,作者鲁迅通过笔下"狂人"的第一人称权威的霸权话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这种'呐喊'式的思想表达如果不是第一人称'讲述',将大大削弱小说的震撼力和鼓动性,韦恩·布思所说的'展示'只能引发'思考'而不是'呐喊'.因此,只有作为第一人称'讲述'的'日记',才是'呐喊''救救孩子'最便捷的文体,并能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①距离小说《狂人日记》发表100年之后,当代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受邀将该小说进行了剧场化重构,将《狂人日记》搬上了话剧舞台.在舞台演出中,导演将叙事方式从第一人称的私语言说向第三人称讲述进行转移,利用跨媒体的影像叙事将叙述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进行视觉具象化的分化展示.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张汝杰
作者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汝杰-.日记体文学的剧场化叙事策略评陆帕导演话剧《狂人日记》)[J].中国戏剧,2022(03):32-34
A类:
B类:
日记体,记体文,剧场化,叙事策略,陆帕,导演,话剧,狂人日记,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鲁迅,短篇小说,文体形式,笔下,第一人称,霸权,救救孩子,呐喊,思想表达,弱小,震撼力,鼓动性,所说,振聋发聩,波兰,克里斯蒂安,受邀,舞台演出,叙事方式,私语,语言说,第三人称,跨媒体,影像叙事,叙述主体,隐秘,内心世界,具象化
AB值:
0.3892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