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室内饲养对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
文献摘要:
群落生态构建过程是近年来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室内饲养可引起肠道菌群的剧烈变化,这种改变是否会影响群落的构建过程,一直未见报道.本文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对象,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室内饲养和野生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在结构、功能以及群落构建过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室内饲养组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野外组;群落丰度指数和群落覆盖度指数在非繁殖季节显著高于繁殖季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室内饲养组显著富集,而厚壁菌门(Fir-micute)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在野外组显著富集;在野外组,Epsilonbacteraeot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在繁殖季节显著富集.菌群功能分析显示,室内饲养组与野生组在细胞通讯和心血管疾病通路存在显著差异;野外组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肠道菌群功能在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质代谢等通路存在显著差异.中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室内饲养明显降低了菌群构建的随机过程.野外组生理状态也会降低菌群构建的随机性.本研究证明室内饲养和宿主生理状态均会对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组成及群落构建产生影响,此结果为实现高原鼠兔室内繁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高原鼠兔;16S rRNA基因;群落构建;结构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良志;唐显江;任世恩;赵雅琪;张堰铭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良志;唐显江;任世恩;赵雅琪;张堰铭-.室内饲养对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J].兽类学报,2022(05):519-530
A类:
micute,Epsilonbacteraeota
B类:
室内饲养,高原鼠兔,肠道微生物群落,群落构建,构建过程,生态构建,群落生态学,见报,Ochotona,curzoniae,16S,rRNA,群落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覆盖度,非繁殖季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霉菌,Planctomycetes,在野,Tenericutes,菌群功能,功能分析,细胞通讯,心血管疾病,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模型拟合,随机过程,生理状态,随机性,明室,宿主,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AB值:
0.228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