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推动空间竞合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双碳"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开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从区域经济视角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将引发区域空间经济系统的变革.区域空间是"双碳"目标实现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转化速度、碳市场调节能力及区域主体责任分配等区域因素的不平衡与不协调,使得区域碳排放格局、碳汇能力、隐含碳转移等在空间上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区域异质性的现实基础决定了"双碳"目标在空间上不可能同步同频推进.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整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依托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竞合"双碳"机制这一根本内核与现实载体,从空间上重构区域竞合联动的空间协同新秩序."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需要充分发挥制度规划的多方响应、市场运作的多维激励以及保障体系的多点支撑作用.要以政府规划实现为引领、以产业基础优化为内容、以能源消费调控为控点打造制度环境机制;以碳汇权益交易为核心、生态价值转化为渠道、多元治理普惠为驱动优化市场运行机制;以财税政策支持为基础、绿色金融服务为助力、技术创新协同为关键完善保障支撑体系,构建推动空间竞合的"双碳"机制.
文献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空间竞合;"双碳"目标;区域平衡-协调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白永亮;郭丹霞;赖印强
作者机构:
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分析软科学研究基地 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永亮;郭丹霞;赖印强-.推动空间竞合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双碳"机制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2(05):47-57
A类:
B类:
空间竞合,区域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经济社会系统,经济视角,区域空间,空间经济,经济系统,目标实现,空间载体,创新转化,碳市场,市场调节,调节能力,主体责任,责任分配,区域碳排放,碳汇能力,隐含碳转移,区域异质性,异质性特征,现实基础,一根,区域竞合,空间协同,新秩序,关键期,方响,市场运作,点支撑,产业基础,能源消费,制度环境,生态价值转化,多元治理,市场运行,财税政策,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支撑体系,区域平衡,协调分析
AB值:
0.3792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