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肠道菌群论半夏泻心汤证治
文献摘要:
半夏泻心汤证由虚、寒、热三证组成.虚主要为脾胃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气属阳,脾气虚,则脾阳不足,寒从内生,形成中焦虚寒证.肠道菌群紊乱,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则细胞因缺乏能量致功能受损,表现为脾气虚.另外,肠道菌群紊乱,有益菌减少,影响肠道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导致脾胃功能低下.热证是半夏泻心汤证最明显特征,其形成机制是肠道菌群紊乱,致有害菌及毒素增加,诱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半夏泻心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脾胃虚弱、上热下寒证.
文献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肠道菌群;《伤寒论》;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威辛;窦志强;丁丽丽
作者机构: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定西743000;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中心卫生院,甘肃定西74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威辛;窦志强;丁丽丽-.从肠道菌群论半夏泻心汤证治)[J].河南中医,2022(03):328-330
A类:
B类:
群论,半夏泻心汤证,证治,三证,水湿,脾气虚,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虚寒证,肠道菌群紊乱,线粒体能量代谢,代谢障碍,有益菌,代谢功能,胃功能,热证,有害菌,发神经,神经内分泌紊乱,脾胃虚弱,上热下寒证,伤寒论,张仲景
AB值:
0.2677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