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构造-沉积分异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构造-沉积分异是地球表层的常见地质现象,发生于沉积盆地、造山带与克拉通等岩石圈构造单元,表现为岩石圈的深、中、浅层始终发生着沉积物、流体、能量与力的交换与分异过程.文中从物质组成、时空分布与力学机制等方面阐述构造-沉积分异的基本特征,并以中国沉积盆地为例进行分析.作者首先将构造-沉积分异定义为"由构造应力、热力、重力、地幔动力等因素引起地表地形差异,从而导致沉积物源、搬运体系与沉积作用变化的过程";认为构造-沉积分异发生在不同尺度的洋-陆系统、盆-山系统、隆-坳系统、凸-凹系统与高-低地貌系统,受基底结构、强度与活动性的明显控制,构造应力、重力、热力、地幔动力等控制了该分异机制;强调随时间演变出现构造-沉积分异演化旋回,表现为伸展期裂陷向聚敛期隆坳转变,碳酸盐岩分异台地向统一台地转变.上述控制因素与机制在时空上可以发生复合,导致多类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出现.研究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可以为重建地球历史、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和改善人类宜居环境做出贡献.
文献关键词:
构造-沉积分异;构造旋回;板块构造作用;深部地质过程;力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登发;包洪平;高山林;李涤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事业部,北京1007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登发;包洪平;高山林;李涤-.构造-沉积分异原理及其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22(05):920-936
A类:
板块构造作用,深部地质过程
B类:
沉积分异,地质意义,地球表层,沉积盆地,造山带,克拉通,岩石圈构造,构造单元,从物,物质组成,力学机制,构造应力,地幔,素引,沉积物源,搬运,运体,沉积作用,不同尺度,山系,基底结构,活动性,显控,分异机制,时间演变,变出,伸展,裂陷,聚敛,碳酸盐岩,台地,一台,控制因素,空上,分异作用,建地,矿产资源勘查,宜居环境,构造旋回
AB值:
0.3384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