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牡蛎壳改性及联合释氧复合材料修复地下水氨氮污染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以牡蛎壳-释氧复合材料为填料的渗透反应格栅去除地下水氨氮污染的效果及其经济实用性,开展了相关室内实验:采用高温加热方式对牡蛎壳进行改性,通过测定牡蛎壳改性后的比表面积判定其吸附效果;以过氧化钙为释氧化合物,将其与水泥、石英砂/牡蛎壳粒、钙基膨润土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粒径约1.8 cm球型释氧材料,采用静态实验研究不同原料配比的释氧材料的释氧性能;最后研究了两种不同粒径牡蛎壳粒-释氧复合材料修复地下水氨氮的效果及不同供氧方式下不同吸附材料修复地下水氨氮的效果及其经济实用性.结果表明:对牡蛎壳粒进行高温改性,牡蛎壳粒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团聚现象,比表面积随煅烧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高温改性方式并不能有效改善牡蛎壳粒吸附性能;实验中制作的释氧材料在95天的实验期间,各实验柱的溶解氧量可以保持在18 mg/L左右,且在嗜碱菌作用下pH值得以有效降低,所制作的释氧材料可为硝化细菌长期在溶解氧低的地下水环境中生长提供氧气;以牡蛎壳-释氧复合材料为填料的渗透反应格栅通过耐碱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可以将氨氮浓度从50 mg/L降至约35 mg/L,不同粒径牡蛎壳粒修复效果差异不明显.使用牡蛎壳-释氧复合材料渗透反应格栅长期修复地下水氨氮,不仅可以达到活性炭及沸石作为骨架的修复效果,而且更加具有经济实用性.
文献关键词:
牡蛎壳改性;释氧材料;渗透反应格栅;地下水;氨氮污染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福贤;李玮;李水云;陈晓丹;谢林伸;成功;常旭;陈纯兴;韩龙
作者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01;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珠海 51902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南方科技大学,广东深圳 5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福贤;李玮;李水云;陈晓丹;谢林伸;成功;常旭;陈纯兴;韩龙-.牡蛎壳改性及联合释氧复合材料修复地下水氨氮污染实验研究)[J].现代地质,2022(02):583-590
A类:
牡蛎壳改性,释氧材料,氨氮污染修复
B类:
材料修复,填料,渗透反应格栅,经济实用性,室内实验,高温加热,加热方式,比表面积,吸附效果,过氧化钙,石英砂,钙基膨润土,定比,混合制,球型,静态实验,不同原料,原料配比,不同粒径,供氧,吸附材料,高温条件,团聚,煅烧温度,改性方式,吸附性能,溶解氧,氧量,硝化细菌,地下水环境,耐碱,硝化作用,氮浓度,修复效果,效果差异,活性炭,沸石
AB值:
0.2152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