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成都市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及其新生儿出生特征分析(2013—2020年)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2013—2020年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特征及其分娩新生儿的出生特征,为进一步提高HIV感染孕产妇的综合干预和新生儿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2013—2020年HIV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抗病毒治疗时机及变化趋势、新生儿出生特征,并对不同治疗时机下新生儿出生特征进行比较,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结果:2013—2020年共纳入682例HIV感染产妇和670名新生儿。产妇的年龄(28.41±5.09)岁,以非本地户籍61.44%(419例)、中小学文化程度80.94%(552例)、经产妇50.29%(343例)、本次妊娠前确认HIV感染44.87%(306例)为主。孕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2013年的8.00%上升到2020年的95.95%,呈逐年上升趋势( χ2趋势=163.56, P<0.001)。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96±0.48) kg,出生身长为(49.22±2.01) cm,均低于成都市新生儿的总体水平;早产率为13.73%,低出生体重率为14.48%。孕早期与孕中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5和0.44, P均>0.05)。 结论:成都市HIV感染产妇呈现流动性强、文化程度低、生育活跃等特征。随着母婴阻断工作力度加强,孕早期开始治疗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成都市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健康水平落后于该市新生儿总体水平。
文献关键词:
HIV;孕产妇;新生儿;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
作者姓名:
罗映娟;文荣康;巫霞;杨蕾;杨柳
作者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保健部,成都 610091
引用格式:
[1]罗映娟;文荣康;巫霞;杨蕾;杨柳-.成都市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及其新生儿出生特征分析(2013—2020年))[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2(03):188-191
A类:
抗病毒治疗时机
B类:
成都市,HIV,孕产妇,流行特征,综合干预,新生儿健康,流行病学特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非本地,户籍,小学文化,文化程度,经产妇,孕早期,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重为,生身,身长,总体水平,低出生体重,孕中晚期,孕妇,所分,新生儿早产,母婴阻断,工作力度,治疗比例,所生,生婴儿,婴儿健康,该市
AB值:
0.2430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