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中药治疗牙周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牙周疾病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数据挖掘搜索治疗牙周疾病的单味药材,并筛选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然后,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下载牙周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与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去映射,获取被认为中药复方治疗牙周疾病的潜在靶点,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潜在靶点再通过筛选获取治疗牙周疾病的关键靶点.最后,将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治疗牙周疾病的中药复方中熟地黄、牡丹皮、当归、茯苓、金银花、山药、知母等药材的出现频率最高,筛选得到43个活性成分及其118个作用靶点,并与856个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得到52个潜在靶点.潜在靶点可能参与的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维生素D生物合成过程和对RNA聚合酶Ⅱ调控,并涉及96条信号通路.52个潜在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参数分析,得到11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MAPK?1)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抑制牙槽骨吸收、抗菌、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功能,从而发挥治疗牙周疾病的作用,为中药复方的有效治疗牙周疾病提供更加科学性的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中药复方;熟地黄;牡丹皮;当归;茯苓;牙周疾病;牙周炎;分子对接;细胞肿瘤抗原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维生素D合成;"Lipinski"规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新尚;牛巧丽;赵今
作者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83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新尚;牛巧丽;赵今-.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中药治疗牙周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J].口腔疾病防治,2022(07):464-474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中药治疗,牙周疾病,用药规律,中药复方治疗,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下载,疾病发病机制,潜在靶点,基因本体,通路分析,过筛,关键靶点,中熟,熟地黄,牡丹皮,当归,茯苓,金银花,山药,知母,选得,交集,生物学过程,生物合成,合成过程,网络拓扑参数,参数分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serine,threonine,protein,kinase,AKT1,肿瘤抗原,p53,cellular,tumor,antigen,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MAPK,结合活性,牙槽骨吸收,组织修复,修复功能,牙周炎,Lipinski
AB值:
0.279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