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沙江断裂带中段岩溶发育和地下水循环特征
文献摘要:
金沙江断裂带中段碳酸盐岩分布区水文地质结构复杂、 岩溶水量丰富,是工程地质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文章在岩溶地貌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水化学和新型同位素测年与示踪的方法,研究了金沙江断裂带中段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了岩溶水补给、径流和排泄过程.结果表明:岩溶空间分布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均受构造控制;在垂向上主要存在3个高程级别的岩溶发育分区,其中二级和三级顶部岩溶的发育时间分别为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和上新世至晚更新世;岩溶水补给区海拔4400~4600 m,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冰湖水,水中228 Ra/226 Ra数据显示非定曲断裂控制范围内水源难以形成跨断裂影响范围的补给;岩溶水循环速度快,岩溶大泉的85Kr年龄<15 a,且基本没有年龄较大的地下水混合;径流过程中碳酸盐岩溶蚀和阳离子交换作用不充分.在工程中应充分考虑活动断裂影响下岩溶水径流通道空间分布、高水压影响和特殊天气条件带来的地质灾害威胁.
文献关键词:
构造岩溶;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循环;新型同位素;工程影响;金沙江断裂带
作者姓名:
马剑飞;李向全;张春潮;付昌昌;王学锋;谢小国;王振兴;罗兵;白占学;赵崇钦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成都 610081;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剑飞;李向全;张春潮;付昌昌;王学锋;谢小国;王振兴;罗兵;白占学;赵崇钦-.金沙江断裂带中段岩溶发育和地下水循环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22(06):956-968
A类:
金沙江断裂带,新型同位素,构造岩溶
B类:
中段,地下水循环,循环特征,碳酸盐岩,分布区,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水,工程地质,地质安全,岩溶地貌,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同位素测年,示踪,岩溶发育特征,排泄,地下水补给,构造控制,育分,中二,发育时间,晚中新世,晚更新世,上新世,补给源,大气降水,冰湖,湖水,Ra,影响范围,岩溶大泉,85Kr,径流过程,中碳,溶蚀,阳离子交换,交换作用,活动断裂,高水压,特殊天气,天气条件,地质灾害,工程影响
AB值:
0.2973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