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视力自动检测系统在婴幼儿视力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儿童条栅视力自动检测系统(AACP)对婴幼儿视力进行测量,探讨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利用北京大学多个院系联合研制开发的AACP,对5个月~6岁儿童进行视力自动检测,并同时使用条栅视力检测卡(TAC-II)进行人工检测,将2种检测所得结果做对比研究。采用Wilcoxon检验进行2种视力间的差异比较,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33例(66眼)3~6岁儿童全部完成AACP与TAC-II的双眼视力检测,其中30例(54眼)儿童完成AACP与TAC-II的单眼视力检测,双眼视力检查完成率100%,单眼检查完成率90.0%。194例(388眼)5~30个月龄婴幼儿中,141例(282眼)完成2种检测方法的双眼视力检测并得到有效数据,完成率为72.7%。33例3~6岁儿童的AACP与TAC-II双眼视力及单眼视力均呈正相关( r=0.40, P=0.021; r=0.55, P<0.001)。141例5~30月龄婴幼儿的AACP与TAC-II双眼视力有较强的相关性( r=0.88, P<0.001),相关系数高于3~6岁儿童,Bland-Altman图显示90.8%的点在一致性范围内,不同月龄间AACP与TAC-II视力均存在明显正相关( r=0.82~0.94,均 P<0.05),不同月龄间AACP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32.02, P<0.001),视力随月龄增长而逐渐递增。 结论::AACP与TAC-II所得到的婴幼儿视力结果存在正相关,在低年龄婴幼儿中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AACP有望成为适合临床条栅视力评估及婴幼儿视力筛查的检查工具。
文献关键词:
婴幼儿;自动视力检测;条栅视力;眼动追踪系统
作者姓名:
文静;李晓清;杨必琨;崔锦实;王莉;曹奕雯;崔金玉;武一萍;陈巍;邢杉杉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北京大学儿童视觉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190;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 100080;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54;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80
引用格式:
[1]文静;李晓清;杨必琨;崔锦实;王莉;曹奕雯;崔金玉;武一萍;陈巍;邢杉杉-.儿童视力自动检测系统在婴幼儿视力评价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08):598-604
A类:
条栅视力,AACP,自动视力检测,眼动追踪系统
B类:
儿童视力,自动检测系统,婴幼儿,幼儿视力,初步应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科学学,研制开发,院系,联合研制,并同,检测卡,TAC,II,Wilcoxon,差异比较,关进,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双眼,单眼,视力检查,查完,完成率,有效数据,不同月龄,视力筛查,检查工具
AB值:
0.1964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