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维度慢性应激影响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维度慢性应激对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01例抑郁症患者,完成生活事件量表(LES)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根据LES得分分为慢性应激组(n=70)和非慢性应激组(n=31),再将慢性应激组根据应激的事件数量、性质、强度分为高总应激组和低总应激组、高正性应激组和低正性应激组、高负性应激组和低负性应激组,每组35例,比较各组间PSG结果的差异.结果 慢性应激组和非慢性应激组患者的微觉醒次数[74.0(46.3,112.3)次比58.0(28.0,92.0)次]、微觉醒指数[11.7(7.3,16.4)次/h比9.2(4.6,12.8)次/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3、-2.113;P<0.05).高总应激组和低总应激组的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3期比例比较[0(0,3.75)% 比13.5(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0,P<0.01);高正性应激组和低正性应激组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0.1(0,0.9)次/h比0.8(0.1,9.9)次/h]、低通气次数[1.0(0,4.0)次比5.0(0,50.5)次]、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1.0(0,6.5)次比5.0(0,67.0)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1、-2.631、-2.227;P<0.05).高负性应激组和低负性应激组的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比例[13.4(7.3,17.9)% 比8.2(2.9,15.3)%]、NREM 3期比例[0(0,5.5)% 比6.5(0,34.8)%]、低通气次数[1.0(0,4.5)次比6.0(0.5,43.0)次]、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1.0(0,5.0)次比7.0(0.5,47.0)次]、AHI[0.1(0,0.8)次/h比1.6(0.1,9.9)次/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8、-2.428、-2.498、-2.161、-2.088;P<0.05).结论 慢性应激会导致抑郁症患者睡眠微觉醒次数增加,NREM 3期比例减少;高强度负性应激更易导致REM期比例增加,NREM 3期比例减少;高应激强度可能降低抑郁症患者的AHI.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慢性应激;睡眠结构;应激强度;应激性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聪慧;徐丽芬;王小曼;李娜;李天舒;尤红;赵媛媛;金圭星;王长荣
作者机构:
05030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442099 十堰市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050301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司法鉴定中心;055751 邢台,南宫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聪慧;徐丽芬;王小曼;李娜;李天舒;尤红;赵媛媛;金圭星;王长荣-.不同维度慢性应激影响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比较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07):479-486
A类:
应激性质
B类:
不同维度,慢性应激,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方便抽样,抽样法,北医,精神科,生活事件量表,LES,多导睡眠监测,PSG,件数,总应,正性,负性,微觉醒,觉醒次数,眼球运动,NREM,睡眠呼吸暂停,AHI,低通气,应激强度
AB值:
0.1926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