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伴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照料者应付方式与总体幸福感特征及其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索伴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应付方式与总体幸福感.方法 通过连续取样的方式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487例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主要照料者作为研究组,选取479例与暴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病程相匹配的不伴有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料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应付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定,对伴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应付方式与总体幸福感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低于对照组[(101.92±10.43)分比(103.91±11.03)分,P<0.05];不同暴力行为(杀人、伤人、打砸、其他)患者照料者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54±11.06)分比(100.17±10.23)分比(103.03±10.28)分比(103.01±9.78)分,P<0.05];应付方式各因子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应付方式问卷退避评分高于对照组[(0.68±0.20)分比(0.65±0.21)分],而解决问题[(0.68±0.19)分比(0.72±0.18)分]、自责[(0.62±0.22)分比(0.65±0.22)分]、求助[(0.57±0.18)分比(0.64±0.17)分]、合理化[(0.70±0.22)分比(0.75±0.21)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照料关系照料者的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解决问题[(0.71±0.17)、(0.65±0.20)、(0.78±0.11)分]、求助[(0.60±0.17)、(0.55±0.19)、(0.61±0.13)]方面,不同照料关系(配偶、父母、子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面,不同照料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的总体幸福感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r=0.177,P<0.01),与幻想呈负相关(r=-1.03,P<0.05).结论 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的总体幸福感较不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照料者低,应付方式较差;不同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主要照料者的总体幸福感存在差异,不同照料关系主要照料者应付方式存在差异,总体幸福感与应付方式存在相关.
文献关键词:
暴力;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应付方式;总体幸福感
作者姓名:
傅惊鸿;史战明;赵新民;马玉娟;陈俊杉
作者机构:
401147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401346 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科
引用格式:
[1]傅惊鸿;史战明;赵新民;马玉娟;陈俊杉-.伴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照料者应付方式与总体幸福感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01):29-33
A类:
B类:
暴力行为,主要照料者,应付方式,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住院患者,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总体幸福感量表,量表评定,杀人,伤人,打砸,退避,自责,求助,配偶,幻想
AB值:
0.0981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