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益生菌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日至2022月3月20日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VLBWI 446例,依据喂养方式和是否接受早期益生菌补充分为母乳组(119例)、母乳+益生菌组(108例)、配方奶组(115例)和配方奶+益生菌组(104例)。各组喂养方案参照2013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进行,益生菌补充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用药剂量0.25 g/次,2次/d,共2周,鼻饲或奶瓶给药。观察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并比较出生28 d各组体质量、头围、身长等早期生长发育指标平均增加情况。结果:母乳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组[40.3%比47.8%、(13.2±2.4)比(14.9±1.9)d、(26.5±7.5)比(29.8±9.6)d],出生28 d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平均增加值也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组[(15.4±2.7)比(17.7±3.7)g/d、(5.8±1.0)比(6.2±1.0)mm/周、(6.8±0.7)比(7.3±0.8)mm/周],但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高于配方奶组[(6.2±1.2)比(5.3±1.4)d](均
P<0.05)。母乳+益生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母乳组[34.3%比40.3%、(5.4±1.2)比(6.2±1.2)d、(10.4±1.9)比(13.2±2.4)d、(22.9±5.6)比(26.5±7.5)d],出生28 d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平均增加值均显著高于母乳组[(17.2±3.5)比(15.4±2.7)g/d、(6.2±1.0)比(5.8±1.0)mm/周、(7.2±0.8)比(6.8±0.7)mm/周](均
P<0.05)。母乳+益生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配方奶+益生菌组[34.3%比47.1%、(10.4±1.9)比(15.3±2.0)d、(22.9±5.6)比(30.4±8.2)d](均
P<0.05),但两组间早期生长发育指标平均增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配方奶+益生菌组与配方奶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改善母乳喂养VLBWI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结局和促进早期生长发育。
文献关键词: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早产;有益菌种;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珊;赵艳平;李明超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珊;赵艳平;李明超-.益生菌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2(11):764-768
A类:
B类:
益生菌,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早期生长发育,VLBWI,儿童医院,喂养方式,配方奶,新生儿,营养支持,应用指南,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用药剂量,鼻饲,奶瓶,复出,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生长发育指标,长平,增加值,母乳喂养,临床结局,婴儿,有益菌种
AB值:
0.1331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