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生理状态下及砭贴、毫针疗法干预下的心包经相关穴区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Image IR8855型红外热像仪,观察正常状态左右手心包经穴区自身温度差异和疗法干预右手内关穴后双侧穴区温度变化,分析经络生理状态和不同疗法干预下的经络效应,为经络理论探索和疗法效应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招募45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砭贴组、毫针组,标记双手手厥阴心包经大陵穴、内关穴、间使穴、郄门穴、郄门上1寸的同经非穴及其尺侧旁开1 cm的非经非穴点,并采集和分析标记穴区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生理状态下不做任何干预的心包经左手相关穴区皮肤温度均高于右手对应穴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前后比较:左手大陵、内关、间使、郄门、非经非穴温度均高于观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和不做手法、刺激量较小有关.砭贴组左右手大陵温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针组右手大陵和左手大陵、内关、非经非穴温度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对空白对照组而言右侧温度有所上升,而左侧上升不明显.结论:人体生理状态下存在左右侧皮肤温度差异现象和人体的气血运行规律有一定相关性,经穴左侧温度高于右侧的规律可能和中医"左升右降"理论有关;长时间固定姿势下的左右温度变化趋势的相对平衡性会改变,以左升太过为主要表现;不加手法刺激下,侵入性的毫针疗法和非侵入性的砭贴疗法均可以通过刺激局部经气和以右治左的作用来调节左右温度以保持相对平衡.
文献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砭贴疗法;毫针疗法;心包经;内关;穴区皮肤温度
作者姓名:
王登辉;侯中伟;李晓雅;吴春花;王梦杰;闫颖洁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登辉;侯中伟;李晓雅;吴春花;王梦杰;闫颖洁-.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生理状态下及砭贴、毫针疗法干预下的心包经相关穴区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J].中医药导报,2022(07):81-85,100
A类:
穴区皮肤温度,IR8855,砭贴疗法
B类:
红外热成像技术,毫针疗法,温度影响,Image,红外热像仪,正常状态,左右手,手心,心包经穴,温度差异,内关穴,经络理论,理论探索,效应机制,招募,健康受试者,空白对照,双手,手厥阴心包经,大陵穴,郄门穴,门上,侧旁,非经,何干,左手,手相,前后比,做手,刺激量,温度高,人体生理状态,下存,左右侧,气血运行,运行规律,左升右降,定姿,姿势,平衡性,太过,过为,不加,非侵入性,经气
AB值:
0.250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