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转流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胸主动脉疾病患者83例,其中男76例、女7例,年龄27~82(55.3±12.0)岁。B型主动脉夹层71例,胸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溃疡5例,主动脉壁间血肿5例。83例患者行一期LCCA-LSA转流术+TEVAR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支架放置数量、术中行LSA弹簧圈栓塞情况;围手术期内观察患者死亡、脑梗死发生情况、再手术率及再手术原因;出院后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脑梗死发生率,复查主动脉CTA观察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弓部分支血管血供情况以及有无支架移位。结果:83例患者均成功重建LSA。手术时间1.0~7.0(3.2±1.0)h。术中置入胸主动脉支架1个64例、2个17例、3个2例。4例患者出现LSA根部对比剂渗漏,予弹簧圈栓塞后渗漏消失。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2例(2.4%,2/83)患者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LCCA部分遮盖、1例主动脉逆撕A型夹层,均予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1例(1.2%,1/83)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脑梗死伴左侧肢体肌力一过性下降,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83例患者术后随访8~46个月,平均25.3个月。随访期间,5例(6.0%,5/83)患者死亡;3例(3.6%,3/83)患者出现脑梗死,保守治疗后好转;主动脉CTA显示,转流血管通畅,弓部分支血管血供良好,无支架移位。结论:LCCA-LSA转流技术重建LSA,可以延长胸主动脉病变近端锚定区,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文献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血管移植术;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技术
作者姓名:
谢伟;薛云星;李树春;金珉;周庆;王东进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南京 210008
引用格式:
[1]谢伟;薛云星;李树春;金珉;周庆;王东进-.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8):558-562
A类:
+TEVAR,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
B类:
颈总动脉,转流,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LCCA,LSA,胸主动脉疾病,回顾性研究,鼓楼,心胸外科,中男,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壁间血肿,手术时间,中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内观,脑梗死,再手术率,出院后随访,复查,CTA,流血,通畅,血供情况,无支架,移位,中置,置入,根部,对比剂,渗漏,再次手术,遮盖,侧肢,肢体肌力,保守治疗,转出,术后随访,近端,锚定,手术方法,近期疗效,血管成形术,经腔,血管移植术
AB值:
0.2049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