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手术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一期手术与经典的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4月—2020年8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细径胆总管(直径≤0.8 cm)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21例,其中男80例、女41例,年龄18~84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ERCP+LC组59例,采用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期方案治疗;LC+LCBDE组62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术一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肝功能指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ERCP+LC组和LC+LCBDE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及胆总管直径和结石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LC+LCBDE组住院时间(9.32±5.20)d,少于ERCP+LC组的(13.35±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2
,P=0.002)。出院前1天:LC+LCBDE组丙氨酸转氨酶为(36.5±15.2)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6.3±11.2)U/L,明显低于ERCP+LC组的丙氨酸转氨酶(73.1±53.7)U/L、天冬氨酸转氨酶(55.5±40.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16、3.61
,P值均<0.001);而2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5
、1.29
,P值均>0.05)。ERCP+LC组有2例(3.3%)术后血淀粉酶水平升高,LC+LCBDE组有1例(1.6%)术后出现胆漏,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0.63
,P=0.529)。
结论:与ERCP+LC组相比,LC+LCBDE方案治疗的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肝功能恢复更快,避免了对乳头括约肌的切开,LC+LCBDE方案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更好。
文献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经胆囊管取石;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雪军;李永元;沈建伟;张立明;邵志江
作者机构: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肝胆外科,天津 3004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雪军;李永元;沈建伟;张立明;邵志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一期手术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5):343-348
A类:
61
,85
,63
,经胆囊管取石
B类:
胆道镜,一期手术,十二指肠镜,分期手术,疗效比较,双镜联合,回顾性队列研究,五中,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胆囊结石患者,中男,ERCP+LC,胆总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BDE,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术,一期治疗,肝功能指标,手术并发症,性别构成,胆总管直径,数量比较,12
,出院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9
,血淀粉酶,胆漏,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结石患者,功能恢复,乳头,括约肌,切开
AB值:
0.2030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