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髂前下棘棘下撞击失败的原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髂前下棘棘下撞击(SSI)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治疗的症状性SSI髋关节术后翻修病例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22~35(28.1±3.9)岁,左髋19例、右髋23例。所有患者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并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国际髋关节评分33(iHOT-33)评估患者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变化。通过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通过翻修手术后,末次随访的iHOT-33评分由术前的(48.7±8.7)分增至术后的(7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2.12,
P<0.001);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漏诊或误诊(64.29%,27/42)、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21.43%,9/42)、股骨前倾角异常(9.52%,4/42)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棘(4.76%,2/42)。
结论:漏诊或误诊、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棘是SSI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髋关节;髂前下棘棘下撞击;外科手术,关节镜;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留洋;彭建平;李扬;肖飞;朱俊峰;沈超;陈晓东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上海 20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留洋;彭建平;李扬;肖飞;朱俊峰;沈超;陈晓东-.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髂前下棘棘下撞击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3):150-155
A类:
髂前下棘棘下撞击
B类:
髋关节镜手术,SSI,描述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医,新华,骨科治疗,症状性,髋关节术后,中男,关节评分,iHOT,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失败,失败原因,翻修手术,手术后,分由,增至,术后疗效,漏诊,误诊,股骨侧,骨软骨,软骨成形术,股骨前倾角,外科手术
AB值:
0.245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