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肢体远端缺血后适应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肢体远端缺血后适应(LRIP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LRIPC +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血流灌注量、脑梗死体积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较对照组短,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S-100B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142.45 ± 36.23)mg/L比(176.89 ± 42.63)mg/L、(2.52 ± 0.46)μg/L比(3.61 ± 0.75)μg/L],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143.49 ± 10.58)μg/L比(124.96 ± 13.6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RIPC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并能通过改善脑血流状况缩减脑梗死体积,对减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亦有较好效果。
文献关键词:
脑梗塞;缺血预处理;肢体远端;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潇强;陈荣波;方敬念;张儒焱;庄伟端
作者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汕头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汕头 515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潇强;陈荣波;方敬念;张儒焱;庄伟端-.肢体远端缺血后适应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06):517-520
A类:
LRIPC
B类:
肢体远端,缺血后适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汕头大学,学医,内科治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脑血流灌注量,脑梗死体积,后脑,平均通过时间,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体积小,基质金属蛋白酶,100B,神经生长因子,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脑梗塞,缺血预处理,治疗结果
AB值:
0.1826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