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壶腹周围憩室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胆道菌群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壶腹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对胆总管结石成分及胆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行内镜下取石治疗患者44例,其中14例伴有PAD、30例无PAD,使用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结石样本中胆固醇、胆红素含量.从入组患者中分别筛选8例伴有PAD的患者为PAD组,8例无PAD的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胆汁样本,提取样本中菌群DNA进行扩增并构建细菌基因文库,经IlluminaM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对差异菌群与胆红素、胆固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对比年龄、胆管直径、结石直径和总胆红素(TBIL)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结石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39.77±13.00)%vs(61.80±26.00)%,Z=-2.973,P=0.003;(27.03+13.00)%vs(12.27±16.00)%,Z=-2.999,P=0.0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AD组与对照组Alph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物种群落组成上存在差异.卟啉单胞菌属、嗜胆菌属等10种菌属在PAD组中的丰度高于对照组,真杆菌属、乳杆菌属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PAD组牛磺酸和次牛磺酸的代谢、钙信号通路等5条通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嗜胆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与胆红素具有相关性(R2=0.7013,P<0.000 1;R2=0.286 8,P=0.032 5).结论 伴有PAD的患者结石含有更高的胆红素成分.PAD的存在改变胆道菌群多样性、构成及丰度,并可能通过菌群变化影响结石成分.
文献关键词:
壶腹周围憩室;胆总管结石;结石成分;胆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洁;李天亚;周静;米宁宁;林延延;黄崇斐;付文康;马海东;孟文勃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解放军第68302部队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洁;李天亚;周静;米宁宁;林延延;黄崇斐;付文康;马海东;孟文勃-.壶腹周围憩室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及胆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03):300-305
A类:
壶腹周围憩室,胆道菌群,03+13
B类:
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成分,periampullary,diverticulum,PAD,我院,内镜下,取石,红外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胆汁,基因文库,IlluminaMiSeq,生物信息学分析,胆管,结石直径,总胆红素,TBIL,醇和,Alpha,群落组成,卟啉单胞菌属,乳杆菌属,牛磺酸,钙信号通路,菌群多样性,菌群变化,变化影响
AB值:
0.189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