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间借贷行为可税性研究
文献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陈建伟案",对税务机关的税收核定权、交易定性、滞纳金征缴等问题提出审查思路,并对税法实质主义的适用提供了司法评判标准.民间借贷行为一般具有人身和社会属性,特殊情形下也具有资本属性,对民间借贷较大金额利息收入征缴税款,宜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并保持谦抑.税务机关宜结合借贷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借贷的性质和用途、借贷金额与利息金额的大小、出借资金的来源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法定的纳税条件,并衡量税收的行政效率与经济效率.同时,税务机关经调查未发现纳税人存在偷税、抗税、骗税情形,而仅系纳税义务人对相关法律关系的错误理解和认定的,税务机关在按实质课税的同时不宜一律征缴滞纳金.
文献关键词:
民间借贷;税收核定权;经济实质;实质课税
作者姓名:
殷勤;张娟娟
作者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引用格式:
[1]殷勤;张娟娟-.民间借贷行为可税性研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2(03):189-200
A类:
税收核定权
B类:
民间借贷,借贷行为,最高人民法院,税务机关,交易定性,滞纳金,征缴,税法,实质主义,评判标准,社会属性,特殊情形,资本属性,大金,金额,利息收入,缴税,税款,税收公平原则,谦抑,合借,当事人,贷金,出借,综合判断,行政效率,经济效率,纳税人,偷税,抗税,骗税,纳税义务人,法律关系,关在,实质课税,一律,经济实质
AB值:
0.384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