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牵引方式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远移影响的三维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上颌磨牙、前磨牙远移时的轴倾度、转矩和扭转变化,以及不同的牵引方式防止前牙唇倾和磨牙远移复发的作用。方法:纳入患者16例,牙齿146颗。收集并重叠初诊研究模型(T0),上颌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1),以及上颌前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2)。测量磨牙和前磨牙远移效率和角度变化,对比矫治器牵引、尖牙牵引和对照组前牙唇展量以及T1至T2磨牙远移效率是否下降。结果: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为81.03%;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4.37°( P=0.000),颊倾1.65°(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扭转( P=0.160)。上颌前磨牙远移效率为78.79%;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5.96°( P=0.000),颊倾3.91°( P=0.000),颊尖远中向扭转1.98°( P=0.0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磨牙远移后(T1),矫治器牵引组前牙无明显唇倾;尖牙牵引组前牙唇倾0.77 mm,对照组前牙唇倾0.52 mm。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器牵引组T1至T2远移效率无明显下降;尖牙牵引组效率下降16.37%;对照组效率下降13.23%。上颌第一磨牙不同牵引方式组T1至T2远移效率均无明显下降。 结论:矫治器牵引能够有效防止前牙唇倾以及第二磨牙远移效率下降。
文献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三维重叠;磨牙远中移动;弹性牵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子瑶;史睿颖;王玉睿;胡忆戎;刘思颖;顾泽旭
作者机构: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安 7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子瑶;史睿颖;王玉睿;胡忆戎;刘思颖;顾泽旭-.不同牵引方式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远移影响的三维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22(02):66-69
A类:
磨牙矫治器,三维重叠
B类:
无托槽隐形矫治,倾度,转矩,前牙,牙齿,初诊,研究模型,T0,上颌磨牙远移,上颌前磨牙,尖牙,推磨,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及第,磨牙远中移动,弹性牵引
AB值:
0.162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