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胃癌患者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MSI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08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及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根据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分为MSI组28例和非MSI组80例,比较2组患者胃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MSI胃癌患者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随访3年,采用Kaplan-Manier生存曲线分析PD-L1阳性与阴性表达的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绘制ROC曲线,评估癌组织PD-L1表达预测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10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为43.52%;MSI胃癌患者28例,发生率为25.93%.MSI组PD-L1阳性表达率(60.71%)高于非 MSI 组(37.50%)(x2=4.547,P=0.033);临床分期 Ⅲ~Ⅳ期(81.25%)、有淋巴结转移(80.00%)、浸润深度T3~T4(85.71%)的MSI胃癌患者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33.33%)、无淋巴结转移(38.46%)、浸润深度T1~T2者(35.71%)(P<0.05).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57.14%,PD-L1阳性表达的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47.06%)低于PD-L1阴性表达者(72.73%)(x2=4.322,P=0.038).癌组织PD-L1为阳性表达时,预测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预后不良的AUC为0.750(95%CI:0.562~0.938,P=0.024),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64.3%.结论 MSI胃癌患者癌组织PD-L1阳性表达率增高,PD-L1阳性表达对MSI胃癌患者术后3年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涛;张伟;朱元增;陈文超;吴刚;孙培春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涛;张伟;朱元增;陈文超;吴刚;孙培春-.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08):779-782
A类:
Manier
B类:
程序性死亡配体,微卫星不稳定性,胃癌患者,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programmed,death,ligand,L1,表达变化,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根治术,免疫组织化学法,胃癌组织,错配修复蛋白,阳性表达率,Kaplan,生存曲线分析,总生存率,预后不良,x2,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4,预测价值
AB值:
0.125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