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固沙植物根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选取甘肃省临泽县北部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泡泡刺、沙拐枣根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7-9月采集固沙植物根区不同水平距离处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全N和全P指标.结果表明:1)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总体上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根区,且梭梭根区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相对沙拐枣、泡泡刺较大.2)固沙植物根区水平距离0~0.5 m处的土壤养分含量大于水平距离1.5~2.0 m处,且梭梭对土壤养分的蓄积作用大于泡泡刺与沙拐枣,说明梭梭可以将大量的自身凋落物和根部分泌物等进行有效保蓄,是一种理想的固沙植物.3)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固沙植物根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基本上都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全P、全N含量呈现出表层较高的趋势.4)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决定了过渡带上固沙植被的空间格局,对进一步科学合理地选择固沙植物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丽媛;胡广录;周川;陈海志;麻进;焦娇
作者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丽媛;胡广录;周川;陈海志;麻进;焦娇-.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固沙植物根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05):17-23
A类:
B类:
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空间分布特征,临泽县,梭梭,泡泡,沙拐枣,不同水平,水平距,距离处,不同土层,土层深度,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各养,空间变异,土壤养分含量,蓄积,凋落物,根部,分泌物,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出表,土壤有机质,养分分布特征,带上,空间格局
AB值:
0.18279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