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20年来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20 a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重点阐述国内典型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根际微生物在生态修复研究中的重点.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初步发展阶段(2000-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2017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8-2019年),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不同.在初步发展阶段,国外学者研究了根际微生物对土壤有机化合物的矿化作用,国内学者重点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土壤的相关问题;在缓慢发展阶段,多环芳烃的降解问题受到广泛重视.随着测序技术在第3阶段的快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植物修复和生物降解方面.总的来说,国外重点关注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对退化土壤的联合修复,而国内主要侧重于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近20 a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微生物对全球变化(增温、降雨)的响应、有机污染物降解、对植物促生等方面,尚缺少根际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植物、土壤的互馈研究.今后,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功能微生物群、微生物共存网络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协同作用等方面.
文献关键词:
生态恢复;根际微生物;文献计量;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振城;王杰;刘国彬;张超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振城;王杰;刘国彬;张超-.近20年来生态修复中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03):72-81
A类:
B类:
来生,根际微生物,文献计量方法,内典,生态脆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研究,国外学者,土壤有机,有机化合物,矿化作用,国内学者,污染土壤,多环芳烃,植物修复,生物降解,总的来说,退化土壤,联合修复,内主,国典,全球变化,增温,有机污染物降解,对植,植物促生,尚缺,功能微生物,微生物群,生态恢复,Citespace
AB值:
0.2648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