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草原矿区重构土壤特征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明确草原矿区植被长势最佳的重构土壤特征,以内蒙古北电胜利矿区一号露天煤矿为研究区,设置了不同的土壤重构方式和熟化方式,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田间持水量及pH等参数建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体系,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生物量和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指数最优的土壤重构方式为表层50 cm的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的混合物,配比为3:4:3,下部为采矿剥离物自然堆积体,而熟化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较小;植被生长状况水平较优的土壤重构方式为表层为50 cm的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的混合物,配比为3:4:3,熟化方式为当年翻耕处理并种植苜蓿,年底将苜蓿翻压至土中并重新种植一年苜蓿.
文献关键词:
草原矿区;重构土壤;熟化方式;植被长势;肥力评价;插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大为;铁原旭;严子循;胡阅川;宋子康;曹银贵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自然资源部 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大为;铁原旭;严子循;胡阅川;宋子康;曹银贵-.草原矿区重构土壤特征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22(03):69-77
A类:
B类:
草原矿区,重构土壤,土壤特征,对植,植被生长,生长状况,植被长势,古北,北电,露天煤矿,土壤重构,熟化方式,取土,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钾含量,田间持水量,土壤综合肥力,综合肥力评价,地统计学,生物量,综合肥力指数,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土壤肥力,岩土,剥离物,煤矸石,粉煤灰,混合物,采矿,堆积体,翻耕,苜蓿,翻压,新种,插值分析
AB值:
0.32056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