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碳"目标下东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试点探索
文献摘要: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东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开发程度仍明显偏低,其中风电开发程度仅达到4%,光伏开发程度仅达到2%,可开发潜力巨大.风电、光伏等不稳定电源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电源的需求更为迫切.东北地区碳排放总量仍在波动性增长,但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近期碳排放弹性系数呈现负脱钩性.东北地区尚未实现碳达峰,地区碳排放压力较大,对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迫切.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目前最成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效益最显著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电源,其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机遇.但东北地区抽蓄电站建设也面临自身建设条件约束多、电站资源与新能源资源分布及建设周期不匹配、常规抽蓄机组存在技术短板等问题和挑战.根据东北地区的新能源、电网结构及抽蓄电站布局特点,建议可考虑开展抽蓄电站采用变速抽蓄机组、利用废弃矿井建设抽蓄电站以及抽蓄+柔性直流送出等试点项目,从而助力东北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献关键词:
新能源;抽水蓄能;灵活调节电源;变速抽蓄机组;资源分布;东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忠华;胡杰;于淼
作者机构: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忠华;胡杰;于淼-."双碳"目标下东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试点探索)[J].中外能源,2022(03):24-30
A类:
脱钩性
B类:
抽水蓄能电站,试点探索,新型电力系统,风能,太阳能资源,新能源发展,整体开发,开发程度,风电开发,开发潜力,电力系统灵活性,碳排放总量,波动性,碳排放强度,弹性系数,可持续性发展,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抽蓄电站,电站建设,自身建设,建设条件,能源资源,资源分布,建设周期,技术短板,电网结构,布局特点,可考,变速抽蓄机组,废弃矿井,矿井建设,柔性直流,送出,试点项目,灵活调节电源
AB值:
0.2571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