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尪痹的中医证型与促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尪痹最早由现代医家焦树德教授提出,是继“痹症”“历节”“鹤膝风”之后中医界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进一步具体化表达。从最早对本病有记载的《黄帝内经》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后尪痹仍然是医学界公认的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之一。各大医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本病的证型不断完善,直到2018年在《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诊疗指南》才有了最为全面的8种证型,其中5种实证分别是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阻络证、痰瘀痹阻证,3种虚证分别是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中医从宏观角度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收效斐然。西医从微观角度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与促炎因子关系密切,其中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随着中医证型的不同有所差异。本文就尫痹发病过程中的中医证型与促炎因子相关性作一综述,探讨中医在治疗尫痹发展中对炎症因子的作用,以期对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联合用药上有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文献关键词: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促炎因子;综述
作者姓名:
张瑀琼;崔宏伟;于蕾;李国华;吕新亮
作者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科研部,呼和浩特 010020;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呼和浩特 010010;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呼和浩特 010010
引用格式:
[1]张瑀琼;崔宏伟;于蕾;李国华;吕新亮-.尪痹的中医证型与促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07):907-911
A类:
B类:
尪痹,中医证型,促炎因子,现代医家,树德,德教,痹症,历节,中医界,类风湿关节炎,具体化,本病,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医学界,大医,身临,临床经验,病证,诊疗指南,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阻络证,痰瘀痹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宏观角度,收效,斐然,子关,同有,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联合,联合用药,生存质量
AB值:
0.2930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