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君民共主"到"君主立宪"——以戊戌变法前夜康有为"孔子制宪说"为中心的考察
文献摘要:
在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自"君民共主"转变为"君主立宪",其所持的"孔子制宪说"可为此转变提供解释.康有为的"孔子制宪说"源于其突破传统公羊学后形成的新的"孔子改制说",强调了孔子立制的根本性法规范地位.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在于其为实现"君民共主"主张,于1895年提出的"议郎制"改革设想受挫.面对挫折,康有为继续坚持其"议郎制"的立论基础——"孔子改制"思想,又复受近代宪法理念激发,最终融铸传统"宪法"思想和"孔子改制"思想形成"孔子制宪说",以强化孔子的政治权威地位,突出孔子立法对君主的规范作用."孔子制宪说"建立起了"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间的逻辑联系."君主立宪"思想经康有为提出后在清末广为传播,成为清末政治改革的核心目标.
文献关键词:
孔子改制;君民共主;孔子制宪;议郎制;君主立宪
作者姓名:
邢曙光;汪太贤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成都610066;广西大学法学院 南宁53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曙光;汪太贤-.从"君民共主"到"君主立宪"——以戊戌变法前夜康有为"孔子制宪说"为中心的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22(01):140-150
A类:
孔子制宪,议郎制
B类:
君民共主,戊戌变法,前夜,康有为,政治主张,所持,公羊学,孔子改制,立制,改革设想,想受,受挫,挫折,立论,宪法理念,政治权威,权威地位,规范作用,君主立宪制,逻辑联系,清末,广为,政治改革,核心目标
AB值:
0.2123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