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身份焦虑的困境与治理——以数字乡村战略为背景
文献摘要: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数字赋能精准脱贫攻坚中,虚拟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虚拟实践是一种新型人类实践形式,其实践主体表征为电子信息或数据形式的数字身份.虚拟实践中的数字身份焦虑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的情绪焦虑、信息客体的真假焦虑和数字中介的可解释性焦虑.从科技哲学上看,数字交往降低个体情感认同,虚拟实践技术运用淡化个体道德意识,技术消极情绪加剧个体身份焦虑.为促进数字信任、安全和稳定,发展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模式,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为目标,帮扶数字经济中的乡村弱势群体,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和法规,树立数字身份道德规范,从技术进步、社会调控和个人配合三个层面进行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为虚拟实践中数字身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参与营造一个包容和安全的空间.智慧乡村是数字乡村的未来形态和具体体现,涵盖农业、家居、医疗、监控和环境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智能网联应用的实现.
文献关键词:
虚拟实践;数字身份焦虑;人的异化;数字治理;智慧乡村
作者姓名:
黄闪闪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 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23;天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闪闪-.数字身份焦虑的困境与治理——以数字乡村战略为背景)[J].社会科学家,2022(04):82-89
A类:
数字身份焦虑
B类:
数字乡村战略,略为,战略方向,数字中国,数字赋能,精准脱贫,虚拟实践,实践形式,实践主体,电子信息,真假,可解释性,性焦虑,科技哲学,数字交往,个体情感,情感认同,实践技术,技术运用,淡化,个体道德,道德意识,消极情绪,个体身份,数字信任,联邦学习,学习模式,济中,弱势群体,人工智能伦理,伦理原则,道德规范,数字社会治理,一个包,智慧乡村,具体体现,家居,农业农村现代化,智能网联,人的异化,数字治理
AB值:
0.3661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