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逻辑
文献摘要:
公共政策理论既能够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提供契合性的解释,也能够扩展至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层面,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方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正面临着因诉讼投机引发的民事案件"爆炸"、权利的扩张导致对后续创新的阻碍、对政策的高度依赖而有损司法品格的危机.在公共政策理论的指引下,坚持社会本位与实用主义的司法立场,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两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出司法的法律调整功能与社会治理功能,是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可遵循的实践逻辑.但是公共政策理论也存在着解释力上的边界,在法治精神的要求下,司法的上述作为也应当进行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司法应当保持中立、被动的基本底色,明晰自身角色定位,与其他社会机制共同完成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司法应当恪守自身权力职责,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对司法自由裁量权和能动性进行严格规范,谦抑而谨慎地行使权力.
文献关键词: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公共政策理论;激励创新;社会本位;实用主义
作者姓名:
施小雪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小雪-.公共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逻辑)[J].知识产权,2022(02):66-85
A类:
B类:
公共政策理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践逻辑,知识产权制度,契合性,执行层,投机,民事案件,后续创新,有损,社会本位,实用主义,实体规则,程序规则,法律调整,社会治理功能,解释力,法治精神,述作,保持中立,本底,底色,角色定位,社会机制,共同完成,激励创新,政策目标,恪守,现政,司法自由,自由裁量权,谦抑,行使权力
AB值:
0.334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