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时代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构成及变化特点
文献摘要: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动力总体上区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影响力两大类.内在驱动力包括一心为公、合理利益追求、自私自利三个方面.外在影响力包括党组织的领导力、劳动群众的作用力、商人和资本的影响力、敌对势力的竞争力四个方面.这些动力中的积极因素一心为公、从严治党、劳资和谐、人民团结等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形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推动力;其中的消极因素自私自利、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矛盾冲突等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构成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阻力.狭义上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仅指各种积极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力,这是假定阻力为零的理想状态;广义上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则是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这是在正反两方面力量对比关系基础上的实际状况.当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动力呈现一些新特点,内在驱动力以合理利益追求为主,有待进一步升华;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外在压力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内在动力;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重资轻劳的思想倾向;敌对势力竞争力出现复杂变化.深刻认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构成和变化特点,是防范脱离群众危险,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考题".
文献关键词: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构成;变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彦森;杜俊瑶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彦森;杜俊瑶-.新时代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构成及变化特点)[J].河南社会科学,2022(09):38-45
A类:
B类: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构成,变化特点,行为动力,上区,内在驱动力,两大类,动力包,一心为公,自私自利,领导力,作用力,商人,敌对势力,力的竞争,劳资,民团,良性循环,涣散,纪律,松弛,矛盾冲突,恶性循环,狭义,上党,仅指,假定,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平行四边形,正反两方,力量对比,实际状况,新特点,全面从严治党,外在压力,内在动力,领导干部,重资,思想倾向,深刻认识,脱离群众,群众工作,党执政,执政基础,必考题
AB值:
0.2961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