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合取连词"和""与"考察
文献摘要:
文章基于自建的当前我国立法语言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合取连词"和""与"的使用频率,连接项的数量、长度、结构层次、句法性质、语法功能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的使用频率约是"与"的24倍;与"和"相比,"与"更倾向运用于连接项少的并列结构,更倾向连接较短的连接项和三音节连接项,更倾向运用于层差小的并列结构,更倾向连接动词性成分,其连接项更倾向于作定语.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存在"和""与"混用、"和""或/或者"混用等五方面的失范现象,从立法技术规范的角度提出应选用"和",除非必要不选用"与"等规范化建议.
文献关键词:
立法语言;立法技术;合取连词;和;与
作者姓名:
殷树林;廖燕燕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引用格式:
[1]殷树林;廖燕燕-.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合取连词"和""与"考察)[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6):98-107
A类:
合取连词
B类:
立法语言,言中,语料库,定性与定量,使用频率,结构层次,句法,语法功能,于连,并列结构,音节,动词性,定语,混用,五方面,失范现象,立法技术规范,应选,除非,非必要
AB值:
0.2829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