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早期人工流产的患者3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丙泊酚+0.9%氯化钠注射液组,B组:丙泊酚+0.5 mg/kg艾司氯胺酮组,C组:丙泊酚+0.25 mg/kg艾司氯胺酮组.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后1 min(T1)、手术结束(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苏醒后不同时间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及妇科医生满意度,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时,C组的MAP、HR均低于A组(t分别=5.40、7.26,P均<0.05),SpO2高于A、B组(t分别=48.72、27.18,P均<0.05),HR低于B组(t=4.58,P<0.05);T2时,C组的MAP、HR均低于A、B组(t分别=3.56、6.52;2.70、4.44,P均<0.05),SpO2高于A、B组(t分别=46.68、16.82,P均<0.05).C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B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A、B组(t分别=35.63、4.38、22.89、16.10、2.07、5.46,P均<0.05);C组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A、B组(t分别=14.03、18.66、17.46、44.21;5.02、11.16、11.93、39.46,P均<0.05),B组低于A组(t分别=9.03、7.20、5.78、7.06,P均<0.05);C组患者满意度及妇科医生满意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12.93、19.36、4.57、4.12,P<0.05);C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后使用镇痛片例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84、5.67、7.79,P均<0.05).结论 较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早期人工流产中具有较好的麻醉诱导效果,能够有效镇痛镇静,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术后苏醒较快,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不良反应较小.
文献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早期人工流产;应用效果
作者姓名:
程英莉;应礼;卢银军;吴敏慧
作者机构:
321300 浙江永康,永康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引用格式:
[1]程英莉;应礼;卢银军;吴敏慧-.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早期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05):405-409
A类:
早期人工流产
B类:
+0,氯化钠注射液,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妇科医生,医生满意度,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麻醉诱导,镇痛镇静,丙泊酚用量,呼吸系统,系统影响,术后苏醒,医护人员满意度
AB值:
0.1775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