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符号学视域下红色旅游文化的记忆建构机理及路径分析——以广州农讲所为例
文献摘要:
借助定性与定量的混合型研究方法,以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为案例地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探讨了旅游地符号系统的构成对青年红色记忆的建构产生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青年对旅游地符号动态机制的感知对红色记忆的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纪念馆作为特殊的记忆场所,有助于红色记忆的建构;再次,青年对符号动态机制的感知、红色记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旅游体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红色记忆建构,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重视符号动态编码环节,运用现代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实现红色记忆传承;第二,联通实地与网络两种纪念空间,创新文化符号,塑造红色旅游品牌;第三,联动其他红色景点,提升知名度和"记忆存在感".
文献关键词:
青年;记忆符号;红色记忆;记忆建构;农讲所纪念馆
作者姓名:
周碧蕾;吴秋彤;谢婕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引用格式:
[1]周碧蕾;吴秋彤;谢婕-.符号学视域下红色旅游文化的记忆建构机理及路径分析——以广州农讲所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2(03):70-77
A类:
农讲所纪念馆
B类:
符号学,红色旅游文化,记忆建构,所为,定性与定量,混合型,旅游地,符号系统,红色记忆,影响关系,动态机制,记忆场所,旅游体验,旅游目的地,沉浸式体验,记忆传承,联通,纪念空间,创新文化,文化符号,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景点,知名度,记忆符号
AB值:
0.333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