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口集聚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文献摘要:
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在集聚效率与节能减排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探讨人口集聚与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集聚理论分析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利用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系统而稳健的实证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当前大多数省份仍然处于减排效应的第一阶段,发挥城镇人口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碳排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临近省份的人均碳排放增加会加剧本地排放水平提升,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扩散效应有利于提高发展效率、促进全局减排.人口集聚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主要以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为作用渠道,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价格的非线性机制决定了人口集聚与人均碳排放的"倒N"型曲线关系.应推动以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为特征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以大城市为辐射中心、以周边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联动机制,进而助力人口集聚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
文献关键词:
人口集聚;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倒N"型曲线;作用渠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猛;费不凡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猛;费不凡-.人口集聚与碳排放: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J].人口学刊,2022(05):72-85
A类:
B类:
人口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经济,空间集聚,集聚理论,非线性影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分析,曲线关系,减排效应,第一阶段,城镇人口,提升空间,有空,剧本,排放水平,空间扩散效应,发展效率,能源利用,作用渠道,能源结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非线性机制,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辐射中心,县城,联动机制,力人
AB值:
0.2739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