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12-1931年东北地区移民的影响与启示
文献摘要: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规模较大的人口流动,清末以来的农民流向东北即"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之一,它对东北地区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场大规模移民在民国时期达到了高潮,本文以1912-1931年东北地区移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历史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大量的史料考证还原东北地区农民流动的概况.通过分析这一阶段东北地区移民的规模、人口结构、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人口特征描绘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移民的总体状况.同时,利用历史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深层次原因,从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就业机会、收入差距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迁徙的原因,民国时期政府的宏观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地区人口迁徙.东北地区农民流动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经济、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直接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种植结构的变化,为东北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大粮仓"奠定了基础,同时推动了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东北地区人口迁徙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献关键词: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移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颜
作者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劳动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颜-.1912-1931年东北地区移民的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22(04):29-38
A类:
B类:
移民,影响与启示,纵观,中国历史,规模较,人口流动,清末,向东,闯关东,这场,民国时期,高潮,经济学分析,史料考证,原东,农民流动,人口结构,地域分布,人口特征,描绘出,总体状况,人口迁移,深层次原因,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就业机会,收入差距,人口迁徙,宏观政策,人地,种植结构,粮仓,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下城,城乡融合发展,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B值:
0.3202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