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洗钱行为入刑的理论冲击及司法应对
文献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行为入刑,必将对一系列传统理论共识产生冲击.自洗钱行为入刑的实质根据在于其新的法益侵害,通过对"事后不可罚理论"的解析以及刑法理论自洽,自洗钱行为入刑有其合理性.基于准确打击洗钱犯罪、正确适用法律之思路,修改后的《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适用需遵循以下司法路径: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当上游行为人仅有物理使用、转移的情况下不应认定洗钱犯罪;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之区别主要在于行为是否侵害金融秩序法益;在与他人成立共犯的情况下,依照洗钱阶段作用的不同和主观犯意的不同区别认定为他洗钱正犯或自洗钱共犯.
文献关键词:
自洗钱行为;罪数处断;他洗钱正犯;自洗钱共犯
作者姓名:
陈小彪;张芸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引用格式:
[1]陈小彪;张芸-.自洗钱行为入刑的理论冲击及司法应对)[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6):56-66
A类:
第一百九十一条,他洗钱正犯,自洗钱共犯
B类:
自洗钱行为,入刑,司法应对,刑法修正案,列传,法益侵害,事后不可罚,刑法理论,自洽,洗钱犯罪,正确适用,适用法律,主客观,相一致,行为人,人的行为,当上,游行,洗钱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融秩序法益,犯意,罪数处断
AB值:
0.242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