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弱天气系统下陕西暖区暴雨分型及其环境场特征
文献摘要:
利用2010-2020年陕西省国家基本气象站、区域站24 h(20-20时)降雨量资料,常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资料,统计并甄别出陕西省弱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暖区暴雨过程(下称暖区暴雨)14次,按照天气形势将其分为副高冷空气渗透型、副高远距离冷锋型、副高暖脊型.利用国家基本站、区域站逐小时降雨量和探空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暖区暴雨、一般暴雨、平均气候值的物理量及其阈值的比较.结果表明:(1)暖区暴雨的降雨量高值中心基本呈两高型(副高冷空气渗透型)或一高型(副高暖脊型),三个高值中心分别为沿秦岭分布,榆林中部的长城沿线和黄河沿岸,陕南的汉水谷地和米仓山、大巴山一线;副高远距离冷锋型分布较为平均.(2)暖区暴雨呈现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发生短时强降水的站次频率高达41%;3类暖区暴雨中的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存在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午后15时开始增多,17-19时达到高峰,入夜21时又开始增多,00-04时达到高峰,上午时段短时强降水出现的次数极少.(3)与一般暴雨和气候平均值相比,暖区暴雨发生在风垂直切变较小的弱垂直风切变中,0~6 km垂直风切变的平均值为2.4×10-3 s-1;0℃层高度较高,平均值为4.7 km;具有异常的高能、高湿条件,K指数平均值达39.7℃,CAPE的平均值为1 334 J/kg,整层水汽含量平均值为3 383 g/kg,850 hPa的温度露点差平均值为2.6℃,暖区暴雨的850 hPa与500 hPa的温度差平均值为24.9℃.
文献关键词:
陕西;弱天气系统;暖区暴雨分型;时空分布;环境场条件
作者姓名:
高维英
作者机构: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 710016;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维英-.弱天气系统下陕西暖区暴雨分型及其环境场特征)[J].陕西气象,2022(06):1-6
A类:
弱天气系统,暖区暴雨分型
B类:
环境场特征,基本气象站,区域站,降雨量,地面观测,甄别,系统影响,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副高,冷空气,高远,远距离,冷锋,本站,逐小时降雨,探空,实况,观测资料,时空分布特征,平均气候,气候值,物理量,秦岭,榆林,林中,长城沿线,黄河沿岸,陕南,汉水,水谷,谷地,米仓山,大巴山,中尺度特征,短时强降水,水具,日变化特征,降水时段,午后,入夜,午时,极少,气候平均值,垂直风切变,层高,高湿条件,CAPE,整层,水汽含量,hPa,露点,温度差,环境场条件
AB值:
0.329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