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数据对"三农"主体传统信用风险评估缺陷的弥补
文献摘要:
一直以来,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探索解决"三农"主体融资难、贵、慢问题,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依据硬信息的传统信用风险评估存在"三农"主体信用信息数据缺失及搜集、处理信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大数据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曙光.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三农"主体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具有突破信息缺失、信息数据搜集和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等障碍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数字鸿沟、数据搜集和处理能力不足、金融机构贷款定价自主权不够、消费者信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三农"主体信息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解决我国"三农"主体贷款难、贵、慢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关键词:
信用风险评估;"三农"主体;信息不对称;数据搜集和处理
作者姓名:
李明贤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贤-.大数据对"三农"主体传统信用风险评估缺陷的弥补)[J].湖湘论坛,2022(04):106-115
A类:
B类:
信用风险评估,金融监管,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付出,艰苦,索解,融资难,不尽人意,信用信息,信息数据,数据缺失,处理信息,曙光,信息缺失,数据搜集和处理,处理成本,数字鸿沟,处理能力,贷款定价,自主权,消费者信息,隐私泄露,农村数字金融,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农业农村发展,利率市场化,市场化改革,隐私保护,政策措施,信息不对称
AB值:
0.352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