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非粮化"对耕地破坏评价研究
文献摘要:
在大量社会资本逐年流入现代农业背景下,为在流转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收益,较多的土地承包经营者将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改种为收益较高的景观苗木、挖塘养殖、草皮、果树、茶叶等"非粮化"作物."非粮化"导致的耕地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因此,制定"非粮化"破坏耕地认定标准,构建"非粮化"破坏耕地评价工作流程,逐步改变"非粮化"破坏耕地的利用方式,是深化"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聚焦土壤质地、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杂物侵入程度等核心指标,开展了县域"非粮化"对耕地破坏评价初步探索研究,并在浙江省义乌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耕地"非粮化"治理管控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调娟;耿槟;张艳彬;梁颖;张悦悦
作者机构:
浙江省国土整治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调娟;耿槟;张艳彬;梁颖;张悦悦-.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非粮化"对耕地破坏评价研究)[J].浙江国土资源,2022(02):34-36
A类:
B类:
贝叶斯概率模型,非粮化,现代农业,土地承包经营,经营者,粮食作物,改种,苗木,草皮,果树,茶叶,国务院办公厅,制止,非农化,定粮,粮食生产,认定标准,耕地评价,评价工作,利用方式,耕地保护,保护政策,藏粮于地,焦土,土壤质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杂物,核心指标,初步探索,探索研究,义乌市,治理管控,实践依据
AB值:
0.3871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