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
文献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形式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也展现了文艺突围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艰难探索的过程,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系统化、共识性理论方略的追求,但由于理论论争不彻底等因素,影响了话语表现的不同意见.但从思潮史、理论史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孕育,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迈进仍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大众化;文艺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吉方;沈文秀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吉方;沈文秀-.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01):15-23
A类:
B类:
突围,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话语研究,文论,左联,形式与内容,社团组织,实践功能,定语,文艺人民性,语形,中马,共识性,论争,话语表现,不同意,理论史,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AB值:
0.264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