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浅谈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读《金融隐私——征信制度国际比较(第二版)》有感
文献摘要:
在《金融隐私——征信制度国际比较(第二版)》这本书中,作者尼古拉?杰因茨对金融隐私的经济学及其监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概略比较了美国和欧盟27个成员国的征信制度.这本书资料详实,分析深入,观点独特,每一次阅读都会给人以启发.
尼古拉?杰因茨在这本书开篇就指出,没有信息交换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任何经济交易的第一步就是信息交换.若不如此,市场参与者之间就不会相互信任,贸易就不会产生.在介绍欧洲国家对金融隐私的管理体制时,尼古拉?杰因茨指出,欧洲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主要是遭受了惨痛的历史教训——"能使纳粹有效圈定、运输和没收犹太人(以及其他他们认为"不满意"者)财产的一个因素,就是可获得的个人数据的广泛储存.这种可获得个人数据不仅来自公共部门,而且来自私营部门".纳粹利用记载在政府档案中的个人信息,如人口普查数据和一些包括电话和银行往来记录的商业文件,来追捕犹太人和抵抗运动成员等.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锋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锋-.浅谈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读《金融隐私——征信制度国际比较(第二版)》有感)[J].中国信用卡,2022(10):82-83
A类:
B类:
个人金融信息,信息保护,金融隐私,国际比较,二版,有感,这本,本书,尼古拉,概略,成员国,详实,给人以,开篇,信息交换,第一步,相互信任,欧洲国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惨痛,历史教训,纳粹,圈定,没收,犹太人,个人数据,公共部门,自私,私营部门,人口普查数据,往来,追捕,抵抗运动
AB值:
0.3639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