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孙和平论中国大写意画
文献摘要:
我自幼酷爱书画,得到李忠、马泉、杨义琦等先生的教诲.后期得到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的器重,收为入室弟子.之后在国家画院进修,师从邢少臣、吴悦石等先生.
在恩师的点拨和教化之下,我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更加体悟到大写意画的笔法之精髓,无不体现着精、气、神.大写意画要求笔墨结构要有铿锵之声,线条要有力度即有骨,形象中要有厚度、有笔触、有笔与笔之间的间架结构.用笔要饱蘸浓墨,一笔下去,从笔尖、笔腹到笔根,画到毛笔中的水墨枯竭为止,做到润含春雨,干裂秋风.要力透纸背,力能扛鼎,笔如耕牛,这时画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达到你想要达到的力度与厚度.笔触要宁方勿圆宁直勿曲,形象上要见棱角,使画面更增加张力,凸显出作品中的精、气、神.中国画尤其大写意画,特别重视用墨,百色墨为先,掌控娴熟时,可得墨分五色之感,同时对色彩的运用,则越单纯越好,讲究黑白灰的对比,立意之高古,构图之险绝.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和平
作者机构:
北京市政协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和平-.孙和平论中国大写意画)[J].广东经济,2022(02):89-91
A类:
孙和平,力能扛鼎
B类:
大写意画,自幼,酷爱,爱书,书画,教诲,器重,入室弟子,画院,进修,师从,恩师,点拨,教化,创作实践,体悟,笔法,笔墨结构,铿锵,线条,即有,有笔,笔触,间架结构,用笔,饱蘸,浓墨,一笔,笔下,下去,笔尖,毛笔,水墨,枯竭,春雨,干裂,秋风,力透纸背,耕牛,这时,面会,生意,意想不到,棱角,凸显出,中国画,用墨,百色,掌控,娴熟,五色,讲究,黑白灰,立意,高古,构图,险绝
AB值:
0.5181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