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文献摘要:
借助引力模型,筛选与合肥市经济联系强度高于整体均值的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创新经济4个方面出发,构建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度评价模型分析长三角12市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展开探讨.结果表明:合肥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对接长三角的潜力,但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内部动力;合肥市与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且在整体上呈现为低协同状态;201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协同度一直处于不协同状态,各城市在各分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发展;(2)优先发展副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交通建设;(3)完善副中心城市数字化对接政策,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文献关键词:
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合肥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作者姓名:
张泉;白冬梅;邹成东
作者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泉;白冬梅;邹成东-.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22(03):19-29
A类:
B类:
副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合肥市,引力模型,经济联系强度,强度高,经济规模,创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协同度,空间特征,内部动力,长三角地区,分项指标,带头作用,地区产业,产业创新发展,优先发展,都市圈,交通建设,城市数字化,数字化对接,新型基础设施
AB值:
0.2167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