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沟渠对丘陵地区农村面源污染净化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生态沟渠技术因其易建设、低成本与少维护的优势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中被广泛应用,但存在单位面积净化效率低的明显问题.因此针对位于丘陵地区的成都市某村面源污染问题,选用美人蕉、伞草、泽泻与狐尾藻为栽培植物,联合火山石-沸石-陶粒组合基质,构建组合基质+植物(沟渠1)与纯土壤+植物(沟渠2)两种生态沟渠系统控制面源污染.探究两组沟渠对污染物净化作用及水力停留时间对沟渠1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期间生态沟渠运行监测结果表明,两组沟渠对COD、氨氮、硝氮、总氮与总磷均有明显去除效果,沟渠1对COD、总氮、总磷平均去除率比沟渠2分别高出14.06%、15.82%和15.31%.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地区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良好的参考作用.
文献关键词:
生态沟渠;农村面源污染;净化效果;水力停留时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尚虎;龚屹鹏;杨龙;兰书焕;罗明华
作者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尚虎;龚屹鹏;杨龙;兰书焕;罗明华-.生态沟渠对丘陵地区农村面源污染净化效果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11):101-106
A类:
B类:
生态沟渠,丘陵地区,农村面源污染,净化效果,污染治理,单位面积,净化效率,成都市,某村,美人蕉,泽泻,狐尾藻,栽培植物,火山石,沸石,陶粒,粒组,渠系,系统控制,控制面,污染物净化,净化作用,水力停留时间,污染物去除,去除效率,试验期,运行监测,监测结果,COD,氨氮,硝氮,总氮,总磷,去除效果,去除率,参考作用
AB值:
0.3447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