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特征及天然源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根据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4—2019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季节的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夏季是该地区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春季次之.但是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月份却位于春季(5月),此时也是近些年臭氧污染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季节.利用WRF-CMAQ模式探究了天然源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天然源贡献最多的3个月都位于夏季,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maximum daily 8-hour average ozone,MDA8)夏季平均浓度为8.0 ppb,其中7月MDA8臭氧月平均浓度最高,为10.4 ppb.在浙江省东北部地区,天然源贡献的臭氧可占生成总臭氧的20%.春季和秋季天然源贡献的MDA8臭氧平均浓度约为3.0 ppb,冬季天然源的影响最小.结合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暖季峰值标准,此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研究需从现在重点关注夏季臭氧污染扩展至多个季节.同时,在未来人为源减排的背景下,天然源对臭氧的影响可能更加重要.
文献关键词:
臭氧污染;长江三角洲;数值模式;天然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厚文;曾欣然;寇文彬;马铭晨;高阳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厚文;曾欣然;寇文彬;马铭晨;高阳-.长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特征及天然源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22(04):67-76
A类:
B类:
臭氧污染特征,天然源,源排放,放影,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观测资料,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季节,时空分布特征,染上,WRF,CMAQ,模式探究,滑动平均,maximum,daily,hour,average,ozone,MDA8,季平,平均浓度,ppb,东北部,北部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暖季,至多,人为源,数值模式
AB值:
0.300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