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池州市人民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及转归预后的情况,为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膜透析并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致病菌、预后和转归状况.结果 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腹膜透析操作不规范27例(29.34%),肠道感染10例(10.87%),呼吸道感染6例(6.52%),原因不明49例(53.26%).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56例,阳性率为60.87%,其中G+菌30例(53.57%),G-菌22例(39.29%),真菌4例(7.14%).G+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10例)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及溶血性葡萄球菌(4例).G-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10例)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6例).真菌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3例)为主,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耐药分析,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达托霉素均敏感,主要对氨苄西林(82.61%)、青霉素(73.08%)及头孢曲松(69.57%)耐药.G-菌主要对碳氢酶烯类及阿米卡星菌敏感,未发现有耐药病例.G-菌主要对氨苄西林(90.00%)、氨苄西林舒巴坦(66.67%)及头孢噻肟(35.00%)耐药.真菌感染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均敏感.G+菌性腹膜炎治愈率明显高于真菌性腹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菌性腹膜炎及培养阴性腹膜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腹膜炎退出率明显高于G+菌性、G-菌性及培养阴性腹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G+菌.真菌性腹膜炎退出率较高,治愈率较低,预后差.
文献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G+菌;G-菌;真菌;药敏试验;治愈率
作者姓名:
何玉
作者机构:
池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安徽 池州 247000
引用格式:
[1]何玉-.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02):36-39
A类:
B类:
单中心,心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物敏感,敏感分析,池州市,发病原因,转归预后,透析操作,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原因不明,腹膜透析液,G+,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阳性者,耐药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曲松,碳氢,烯类,阿米卡星,舒巴坦,头孢噻肟,真菌感染,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治愈率,真菌性,养阴,退出率,腹膜透析患者,换液操作,药敏试验
AB值:
0.2236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