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易地扶贫搬迁者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化适应调查:贵州省兴义市麻山社区的案例
文献摘要:
易地搬迁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搬迁者普遍面临语言文化适应及新的社会身份建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兴义市义龙新区麻山社区为调查点,考察布依族、苗族易地扶贫搬迁者的语言生活、语言文化适应和新的社会身份建构.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在本族内部主要使用本族语,与其他民族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家庭成员使用本族语的比例随年龄降低而降低.多数人基本能听懂普通话,但很少用于交际.扶贫搬迁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语言文化环境,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建构新的社会身份,搬迁者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期望后代最先学会普通话;对本族语的实用功能评价积极;调查对象汉语方言的掌握程度最高、使用范围最广,但对其社会地位、实用功能和发展前景的评价不高.调查对象对移民安置点的满意度总体较高;部分人认为收入降低、找工作难,部分中老年人语言适应和身份转换困难.政府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为移民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文化服务,创造就业条件;搬迁者应克服"等靠要"思想,提升自我发展和汉语文应用能力.
文献关键词:
易地搬迁;语言文化适应;社会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远新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远新-.易地扶贫搬迁者语言生活和语言文化适应调查:贵州省兴义市麻山社区的案例)[J].民族学刊,2022(04):65-75
A类:
语言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社会身份建构
B类:
易地扶贫搬迁,语言生活,兴义市,易地搬迁,查点,布依族,苗族,调查表,本族语,汉语方言,家庭成员,数人,本能,听懂,普通话,少用,交际,迁改,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应城市,城市生活,社会地位,后代,最先,先学,实用功能,功能评价,掌握程度,移民安置,作难,中老年人,人语,语言适应,身份转换,文化服务,自我发展,汉语文,应用能力
AB值:
0.2488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