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加速·互动·反复:流媒体时代的观影特点探析
文献摘要:
"媒介史学家普遍认为,流媒体技术的出现和成熟是人类视听文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成功放映了电影《火车到站》,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诞生日.实际上,爱迪生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前便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魔柜"的电影放映机."电影之父"的头衔落在了卢米埃尔兄弟头上而非爱迪生,原因在于后者仅供个人观看,前者制造了"影像共享效应"."共享"是传统电影院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换言之,传统电影院不仅是电影放映的物理空间,也是公众实现思想交流的文化空间.然而,疫情的持续弥漫封闭了传统电影院这一物理空间,流媒体平台借机成为数字化电影院,在给予公众生活抚慰的同时也塑造了全新的观影模式.当流媒体平台成为电影院,观众的观影模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这种变化与特点如何影响电影的公共文化价值?探究后者的前提在于洞察前者.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贠瑞静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贠瑞静-.加速·互动·反复:流媒体时代的观影特点探析)[J].东方艺术,2022(05):102-107
A类:
卢米埃尔,非爱
B类:
流媒体时代,观影,特点探析,媒介史,史学家,普遍认为,流媒体技术,视听文化,兄弟,功放,火车,世界电影,生日,爱迪生,电影放映,放映机,电影之父,头衔,头上,仅供,人观,影像共享,电影院,文化基础,换言之,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弥漫,一物,流媒体平台,借机,抚慰,变化与特点,公共文化价值,提在,洞察
AB值:
0.4029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