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金融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吗?——来自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证据
文献摘要:
在新古典投资理论框架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当前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并轨的推进时期,数字金融并非强化而是更多地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企业内在特征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异质性讨论显示,这一弱化效应在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子样本中,以及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尤为突出.微观机理上,数字金融是通过弱化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两个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实施框架,并完善对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的制度建设,将是日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重要着力点.
文献关键词:
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企业投资;银行贷款依赖;债务融资成本
作者姓名:
何剑;魏涛
作者机构: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剑;魏涛-.数字金融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吗?——来自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证据)[J].财贸研究,2022(02):52-67
A类:
银行贷款依赖
B类:
数字金融,货币政策有效性,公司投资,投资行为,新古典,利率市场化,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内在特征,外部市场,市场环境,弱化效应,民营企业,高成长性,子样本,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微观机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价格型货币政策,实施框架,金融科技监管,监管体系,后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政策传导效果,重要着力点,企业投资
AB值:
0.268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